洪学智被下放到吉林期间,遭到一处长冷遇,副省长:瞎了你的眼!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50 点击次数:115
2017年7月28号那天,在北京的八一大楼里头,有个叫王忠心的,人家可是“导弹兵王”。当时他就站在10位“八一勋章”获得者组成的队伍当中,就等着主席来亲自给他颁发奖章。在这获得这份殊荣的10个军人里面,就王忠心一个人是士兵身份。
王忠心是个老兵,学历就初中学历,不算高。他退伍过两回,不过每次退伍后都被国家着急忙慌地给召回去了。他也就是个班长,官儿不大,可就连将军见了他,那都得给他敬礼。从1986年年底他从大山里出来,一直到现在能站在北京长安街的八一大楼里头,这一晃,在部队都待满30年。
30年意味着啥?这可是一名士兵能服役的最长时间。
在这30年当中,王忠心对20个导弹监控岗位都特别精通。他参加实战操作训练多达1500多次,还参与执行了28次重大任务。上千次进行实装操作的时候,他从来没有下错过一个口令,也没有做错过一个动作,更没有报错过一个信号。
可是,他老是能考满分,却一直当着班长,这是为啥?
王忠心是1968年在海阳镇的一个贫困山村里出生的,都快到10岁了才开始上小学。等初中毕业之后,村里有几个和他年纪差不多的男孩,就约着他一块儿去广东打工。广东那边发展得挺迅速的,去那儿既能让他们长长见识,也能给他们创造摆脱那种只能在地里干活找吃食的机会。
王忠心没答应朋友们的邀请,他是家里的长子,哪能丢下家人不管就走,而且家里还有不少农活等着他去干。时间一天天过,王忠心干农活的本事也渐渐显出来了,看样子他能当个挺好的农民。
一直到汪庆国出现了,王忠心这才产生了走出大山去参军的念头。
王忠心有个童年好友叫汪庆国,在家人支持下,汪庆国走出了大山去参军。等他再回到家乡的时候,已经是一名志愿兵。汪庆国在部队里的那些经历,让王忠心也开始对那身绿色军装心生向往了。
王忠心可能打一开始就注定要当个兵,后面那些流程走得都挺顺溜的。报名、政审还有体检,他一样没落,全都合格了。1986年冬天的时候,休宁县人民武装部就把这个叫王忠心的新兵给接收了。
王忠心入伍之后就到了二炮军营,心里就想着得干出点成绩来。到了第二年,他好不容易挤出时间去复习功课,结果还真成了,全营就他一个初中毕业的能考上二炮士官学校。而且在这期间,班长李炳华交代给他一个重要任务,就是得把八张电路图都给背熟咯,得把那些按钮、开关、电缆接头啥的全都弄明白,他也都完成了。
王忠心文化底子挺薄弱的,让他去背那些跟迷宫似的杂乱电路图,可太难了。但他心里清楚着,要是现在不拼了命努力,到了明天就得被部队给淘汰掉。为了往后能有个好发展,他只能使出浑身解数,全力以赴去干。
只要肯付出那就会有收获,王忠心在技术这块可厉害,都成了专业方面的权威。
有一天,王忠心所在的旅接到个命令,得发射一枚实弹。王忠心这人,长得瘦瘦小小的,被安排去干这次导弹发射测试任务里最重要的一个岗位,也就是二号手。他的活儿就是给那枚等着往天上冲的“长剑”导弹做最后的检查,就好比给它做个全面“体检”似的,得在这导弹往云霄里飞之前,给出一张写着“可以发射”的许可证明。
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已经到了最后关头。这时候的导弹测试大厅安静得很,就跟闪电刚闪过,惊雷还没炸响之前那种静悄悄的感觉似的。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站在大厅中央的王忠心身上。
谁都心里清楚得很,要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忠心哪怕出了一丁点儿差错,弄出个错误的测试结果来,那发射任务可就全都白忙活了,之前的努力都得打水漂。
王忠心能不能取得成功?
像分解、通电、检测、组合这些动作,王忠心都已经反复练习了上万回。他把心里那些杂七杂八的念头全抛开,一门心思地搞测试。过了两个钟头,所有的测试都让他给完成了,而且一下子就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,这也就意味着导弹能发射出去!
过了三天,只听“轰”的一声巨响,那乳白色的导弹一下子喷出了熊熊烈焰,他还真就成功!
王忠心能取得成功,靠的就是他对自己特别自律,要求可严了,还敢于较那个真儿。他就怕在关键时候出岔子,所以成天没日没夜地泡在测试房里使劲钻研,一直到把那些东西都学明白、搞清楚了才罢休。
好些年下来,他成功处理了130起导弹技术方面的故障。他主编的《测控专业故障分析》这些教材,向来都是部队搞专业培训时用的基础教材。运动员王濛在节目里很自信地讲过:“我的眼睛就是尺!”这话放到王忠心身上,那也是挺合适的。
他光凭肉眼就能直接搞清楚保护系统跳闸是咋回事儿,可那些技术人员,得排查上千根电缆才能找到问题的根子。每次战友们碰到不好解决的难题了,马上就会去找王忠心请教,而王忠心每次也都能把问题给解决了,没让战友们失望。
1999年的时候王忠心退伍了。想想过去那13年,他感觉挺值当的。在这期间,他上了军校,转成了志愿兵,立过功劳,还当上了班长,也发射过实弹。
王忠心退伍以后,在老家的驾校找了份活儿干。在家待着的日子,因为能顾得上孩子的需求,所以过得挺舒心。他瞅着怀里睡得安安稳稳的孩子,就感觉自己那紧绷了十几年的神经一下子放松下来了。过去十多年在部队的那些日子,一下子就从他脑袋里闪过,就好像变成了一个特别遥远的梦似的。
退伍之后感觉还挺不错的,这下他能安安稳稳地守在妻子、孩子还有父母身旁。可没成想,来了一封电报,一下子就把他的这种生活给打乱了。
电报里就简简单单四个字:“马上回队!”
其实,部队当时特别急切地想要一大批像王忠心这样的人,得是那种专业方面很精通,带兵也很在行的班长和士官,让他们来充当基层建设的主要力量。因为国家需要王忠心,所以他必须得回部队去。
王忠心跟家人道别后,又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部队。还是原来那个连队的连班,床铺也是过去住了好多年的宿舍那张。他心里正感慨着,又不禁想到了在家忙里忙外的妻子。他这当丈夫的,确实没尽到该尽的责任。不过好在妻子挺理解他的,在他离家那天,妻子还贴心地嘱咐说:“你就在那边好好干就行!”
王忠心一想到这些事儿,心里就拿定了主意,甭说什么为了国家、为了军队这种听起来挺大的话,单就为了自个儿的妻子,往后的军旅日子,他也得对自己要求更严才行。
过了一阵子,王忠心接到个新活儿——给当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干部上课。谁都晓得,王忠心就初中学历,让他对着一屋子大学生干部讲课,这可真有点为难人。
不过王忠心硬是顶住了压力,被大学生们交口称赞为“王教授”。在那之后的几个月当中,王忠心又给那些大学生干部讲了好几堂课,每堂课他都能讲得特别顺畅,顺到他自己都有点不敢相信那是自己讲出来的。
有意思的是,王忠心从讲台下来后,在连队里过日子的时候,还是嘴挺笨的。就算后来他都带出了两百多名测控号手了,可这个“缺点”还是没改掉。
王忠心干的是导弹发控台主号手,这岗位可是核心的。他有过两次能被提干的机会,可就因为这岗位太重要离不开他,结果都给错过了。王忠心的老婆还打趣说过:“人家在部队是一个劲儿升官,他倒好在部队光长胡子,职位就是不往上长。”
在王忠心心里,名利压根就不重要。他又回到部队,就为了能报效国家,得对得起身上穿的那身绿军装。
过了好多年,王忠心又到了退伍的时候,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面临退伍了。部队那边挺想把他留下来的,就又启用了一级军士长这个岗位,这么一来,王忠心就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批一级军士长当中的一个。再后来,按照全军统计出来的数据看,一级军士长啊,都被人叫做是“比将军数量还少的士兵”。
他压根儿就没想到,过去这二十多年当中,自己不过就是个小小的战士,却能和祖国还有军队的发展脚步贴得这么紧。
到这时候,他也慢慢察觉到,国家和军队向前迈进的步伐明显是越来越快了……
- 上一篇:没有了
- 下一篇:没有了